明潭水庫 - Spot

Home 明潭水庫

明潭水庫

明潭水庫位於水里鄉與魚池鄉交界處的水里溪河谷中,131線公路旁,為利用水里溪河谷地形建築大壩,用以儲蓄日月潭發電後之尾水的人工湖泊。

Attractions introduction

明潭水庫位於水里鄉與魚池鄉交界處的水里溪河谷中,131線公路旁,為利用水里溪河谷地形建築大壩,用以儲蓄日月潭發電後之尾水的人工湖泊。明潭水庫下池壩是混泥土重力壩,水庫呈灣鐮刀型水域,儲水量1200萬立方公尺,每日水位變動28公尺,形成奇特的湖泊潮汐現象,晨曦時雲霧嬝繞別有一番出塵脫俗的情境。湖面在公路下方,所以不論由公路上向下眺望湖景,或到湖濱一親芳澤,都能深深感受到這裡山清水明幽靜的閒逸氣質。【古隧道與水橋】日本人將日月潭第一發電所(門牌潭發電所-也就是大觀一廠)發電後的尾水再發電,利用壓力隧道接引,經過藤仔坑溪(電仔坑溪)時需越溪而過,遂建造一座水路橋,水越橋後再進入山脈壓力隧道流往日月潭第二發電所(鉅工電廠)堰堤;漕道高4.7公尺,寬4.8公尺,長60公尺,兩側各有5個溢水口,豐水期時,電廠為調節水位,放流大量尾水,水自溢流孔滿出,以落差12公尺的高度,形成十道美麗的飛瀑,相當壯觀;不過這個畫面只有在夏季雨水充沛時,偶而呈現的景象,必須運氣夠好,才有緣得見。1919年,日本政府為興建第一發電所,拓建集集支線鐵路至門牌潭發電所,鑿建隧道,隧道長280公尺,高約4.5公尺,寬約5公尺,依山型穿鑿略呈S型,壁面有六個「避車孔」,以便火車來時供人避車之用。1934年電廠完工後,門牌潭至車埕間的鐵道拆除,變更為公路,隧道保留;明湖水庫興建,公路成水潭,隧道不再有人車通行,隧道成為發電廠古蹟。古隧道雖歷經90餘年仍然屹立不搖,是外地遊客尋幽訪勝的好去處;但因隧道中並無照明設備,而且荒廢日久,已成台灣夜葉鼻蝠的棲息地,若打算入內探秘,別忘了帶手電筒及口罩,以確保安全與衛生;並請勿喧嘩,以免驚擾了休息中的住客。